@我的笔记管理法 | Randy's Blog

链接: (lutaonan.com)

想法

  • 框架都差不多,就是你没有去整理自己的方法论,最值得参考的一点,笔记中所有的收藏链接都需要写上你的注释 [[PARA/实践]]

[[稍后读]] #card

  • [[习惯养成]] 每周整理 Readwise/简悦中保存的文章和高亮,打上标签和写清楚为什么要收集。

  • 我会根据这篇文章的内容打一些 tag, 这样等到将来我需要写关于某个主题的文章时,可以在 Readwise Reader 里通过标签直接找到关于这个主题的文章。

  • 我还会在这篇文章加上注释 —— 为什么我想读这篇文章?我想从这篇文章里得到什么?我会强迫自己添加一篇稍后读的文章的时候思考这个问题,并且用十几个字简单地描述。这样当我在之后读这篇文章的时候,我可以带着我的问题去阅读,这样会更有效率。

[[PARA]]

  • Areas 指的是你感兴趣的领域,比如理财、编程、职业规划、商业等等。#card
    image.png

  • Resources 指的是在未来可能会有用途的东西,我的理解是那些你可能会用到的,将来可以立刻作为参考的东西。比如最近我会看到很多关于 Prompt Engineering 的东西,虽然这不是我的领域,但我觉得将来会有用,所以我的 Logseq 里会有#card
    image.png

Questions 分类 [[Dozen]] #card

  • 读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非常受启发,我觉得的确是要把做的笔记也归纳到自己在思考的问题那里。这样日积月累,我的问题下面的笔记就会越来越多,多个笔记串起来会对我的问题更有帮助。

  • 我还建立了 Questions 这个分类,我把一直在困扰我的一些问题都建起了相应的页面,当我在记笔记时,如果觉得这个笔记和我的某个问题有关,就会链接过去。

image.png

作者

Ryen Xiang

发布于

2025-04-15

更新于

2025-04-15

许可协议


网络回响

评论